做好库存管理必须掌握的4个方面,你肯定不知道最后面的几个误区
做好库存管理必须掌握的4个方面,你肯定不知道最后面的几个误区
1、库存核算方式
库存核算方式很多,有先进先出法、加权平均法、移动加权平均法、后进先出法、个别计价法等。
实际一般库存管理软件中,如果涉及保质期,一般是保质期近先出,如果没有保质期则先进先出。 而在核算库存成本时候,大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。
简单的说,其实就是平均价格。比如 A商品 期初库存 100 期初价格 20,这次进货 也是100 价格30 ,那么最终价格: [100(期初数量)*20(期初价格)+100(本次进货)*30(本次价格)] / [100(期初数量)+100(本次进货)] =25. 也就是,期末总金额 / 期末总数量。 一般库存管理软件都按这个计算。
2、库存备货和补货
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。
第一个概念 库存周转率:库存周转率反应的是周转快慢,一定时间内库存控制水平,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按月统计。
我们不在这里讲干瘪的财务计算公司,什么小销售成本 什么(月初库存+月末库存)/2 很多事情,用标准说法你就看不懂,用最简单的说法你就懂。库存周转率,如果按月说,就是 现有库存,按现有销售速度,多少个月能卖完。 如果1月卖完 就是 1 3月卖完 就是 1/3 . 越高说明越快。
可能有人说,你这个周转率计算不严谨,我想说的是,这个东西本就没严谨的意义。因为库存周转率本很就没一个标准,是一个比较的参数。 和上月,去年,和同行比较才有意思。而且我相信我这个算法,每个老板都能懂。
第二个概念 库存深度:这个其实和库存周转率相反,可以这样理解,如果 现有库存 2个月能卖完,库存周转率就是 1/2 而库存深度就是2. 也就是当前库存得多少月才能卖完。库存太深,也就是库存过多,货品积压。 要不提高销售速度,来降低深度,要不降低库存量来降低深度。
第三个概念 最低库存:这个指的是能保证正常销售的情况下,最低应该多少库存,低于这个数很可能货品短缺,造成有需求没货卖。 这个没有万全的公式,取决于每位老板自己的理解。也就是你觉得多少库存深度是合理的? 1? 1.5? 2? 不同的理解,就有不同的库存量。补货就自然按最低库存减去当前库存,在实际中也可能会考虑到货时间差。
最后需要说明,这个库存不是指整个库存,不同商品库存周转率不同,库存深度也应该不同,当然这个人工是无法完成的,需要有库存管理软件来处理。
3、常用库存管理表格
4、常见管理误区
1、不区分sku
比如服装,得分颜色和尺码,不能只管一个款式多少,比如明确到具体的每个sku细码;
2、不能过度区分sku
这个好像和上面的有冲突,其实不然。我们举例,比如眼镜店,镜片有区分散光度,屈光度。我们就说屈光度吧,这个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眼镜的度数,虽然实际写法不同,比如 -1.50 就是 近视150度。 一般 镜片从 -15 到 +15 也就是近视1500度 到 远视 1500度,中间间隔25度。散光度也如此。如果真那么分,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最基本的产品 有多少sku: 3000/25=120 ,不同屈光度、散光度的组合:120*120=14400 要将近15000个sku。 试想如果有1000个产品(不同品牌、材料、工艺) 那得 1500万sku产品。 这个库存管理系统根本承受不起! 其实从管理的原则来说,根据二八原则,我们只需要管理最主要的占销售80% 的 那20%的产品就可以。【当然中间隐形产品国家有管理规定的,必须按国家规定,但是隐形产品一般不多】。 同样的例子,如果是内衣的,罩杯A-F 然后还有不同的规格 70 75 80 。。。 其实并不需要全部,F 能有多少销售?
3、不要随意弄成一个仓库来!如果让客户去租或买个仓库,那是非常慎重的,因为成本太高。但是在软件里,很多客户随意会去增加删除仓库,反正这个没一点成本。但是这个其实就应该和实际对应。如果和实际不需要对应,为什么要分仓库呢? 有些客户把类别和仓库混淆,更有客户按四季设置仓库,春季货品仓库,夏季货品仓库。。。。简直无法理解。这些都应该作为商品的属性,而和仓库无关。
4、盘点的问题。盘点可以分为静态盘点和动态盘点。静态盘点是这个时间开始盘点,中间严格说不能再有库存变动。举例 A商品 当下库存 5. 但是因为盘点商品不只有一个,在整个盘点过程中,A可能销售了一个 实际变成4个。但是但是盘点单记录的还是5个。 而库存当时盘点时5 。最终 东西少了一个。 动态盘点指的是 A商品5个,当下盘点时5个,直接就处理了,如果不同就直接调整了,后面销售不影响这个盘点。 可能觉得这个不是应该如此吗,您可以去看,90%的软件 都是静态盘点哦! 所以您要注意哦。
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图文来源网络,侵权删!